本技術將電控空氣懸架的阻尼控制過程分解為直線行駛工況下的車身高位模式、車身中位模式、車身低位模式以及轉向工況下的轉向模式,并按照切換控制策略來實現前述阻尼控制過程,前述工作模式之間的切換過程由一模糊監督控制器施加模糊監督控制,通過對阻尼力局部控制器的輸出進行逐步加權和得到系統最終的控制輸入,其中直線行駛工況與轉向工況之間的切換依據為方向盤轉角,車身高度切換依據為車速、路面狀況以及持續時間。
自2003年起,開展拖掛式房車電磁制動器及同步控制器研發,擁有發明專利20余件??蔀槠髽I提供技術服務包括:電磁制動器的設計開發、核心部件-電磁鐵的設計開發、同步制動控制系統軟硬件開發。
自2006年起,開展空氣懸架關鍵技術的研發,擁有發明專利50余件,獲得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蔀槠髽I提供技術服務包括:空氣懸架(空氣彈簧、減振器)與整車的匹配技術、可調阻尼減振器的設計開發、電控空氣懸架軟硬件開發、電控空氣懸架系統標定軟件開發。
隨著道路交通運輸的發展,人們對汽車懸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由于傳統被動懸架不能滿足人們提出的更高要求而急需升級換代,另一方面,電控懸架雖然性能優良,但能耗、穩定性及可靠性差、且成本高,推廣應用困難。本項目集成了傳統被動懸架與電控懸架的優點,性能優良、無能耗、穩定可靠,成本低,因此,易于推廣。
傳統懸架“彈簧-阻尼器”結構中缺失有效的“慣性元件”導致懸架指標難以協調,制約懸架整體性能提升。慣容器的提出打破了現有懸架均已“彈簧-阻尼器”二元件并聯的固有結構,形成了新的懸架結構體系。本項目應用慣容器,構建動慣性懸架,與傳統被動懸架相比,性能優良、滿足更高的性能需求;與主動\半主動懸架相比,無能耗、穩定可靠、成本低且易于推廣。
圍繞電動汽車復合電源的應用進行了技術開發,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于電荷泵的復合電源及其在不同工況時的切換方法,實現超級電容組輔助動力電池功率的平穩輸出;第二部分為基于超級電容SOC識別故障的蓄電池保護控制方法,目的實現超級電容的故障診斷與顯示;第三部分為復合電源系統效率計算模型和優化方法,可實現復合電源工作效率的計算。與已存在相關技術相比,可優化復合電源開發技術,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基于本團隊自行提出的氣液動力學模型,設計了一款電動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其內部SOC估算模型具有估算效果好、計算復雜度低、魯棒性好等優點,可以實現鋰離子電池SOC的快速精準估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SOH、SOP等的精確估算以及電池的安全預警管理等。系統采用一體式設計,由車載低壓系統供電,最高可支持50路電壓數據采集,16路溫度數據采集,支持兩路隔離CAN,其中一路用于與整車控制器通訊。
面向中國特色復雜交通環境,研發ADAS所涉環境感知、決策規劃、控制和集成應用等共性關鍵技術,突破了復雜環境可靠感知、工況適應性決策和控制等技術難題,開發了系列高性能駕駛輔助原理樣機,實現量產車型的測試應用。
本技術所述隨動轉向燈控制系統由車載信息采集裝置、攝像頭和一個視頻處理器組成。車載信息采集裝置負責采集車輛相關信息,攝像頭負責采集駕駛員頭部運動的圖像,視頻處理器結合車輛運行參數及駕駛員頭部朝向信息,基于預測模型對換道行為進行預測及轉向燈自動控制。本技術能夠避免換道過程中未開轉向燈導致的交通事故,提高車輛駕駛的安全性;也能夠避免換道完成后未及時關閉轉向燈對其他車輛造成的影響,提高交通的流動性。
基于統一診斷協議,設計了一款用于車載控制器程序在線更新的Boot loader軟件。軟件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嵌入式端,用于程序引導加載和程序代碼的刪除更新等。另一部分為上位機端,用于提供更新版本的軟件代碼,并與嵌入端通訊。軟件整體基于統一診斷協議開發,符合通用診斷標準,與市面上的大部分產品可以實現兼容,代碼下載速度快,更新環境要求低,具有良好的工業應用價值。